患者:在這里比回家還好(《南方工報》2008年8月29日工會周刊報道)
發布時間:2008年09月01 點擊率:
《南方工報》2008年8月29日工會周刊
本報記者 鄒偉光 實習生 孫科琳 通訊員 李文燕
“精神科的醫生對我噓寒問暖,悉心關懷,猶如自己的親人。在這里,我感覺比回家還好?!边@是康復后的精神病患者林某對廣東省第二工人醫院精神科的內心感言。
從成立之初的只有3名醫生,病人數幾乎為零,到今天的醫護人員超過70人,科內的病床幾乎全部住滿,一舉成為我省綜合醫院中最大的精神科,省第二工人醫院精神科創造了奇跡。今年,該科獲得了“廣東省工人先鋒號”的榮譽稱號。
“170”的突破
不邁過這道“坎”就難有大的發展。
2005年初,省第二工人醫院的領導班子進行調整,歐陽煥文接任院長一職。他上任后,經過深入的調查和研究,立足環境優點,確立了“立足醫療,以醫促養,大力發展??漆t療,以??茙悠胀ㄡt療”的總體定位和發展思路,決定通過發展重點特色??凭癫】坪屠夏瓴】苼韼诱麄€醫院的發展。隨即,醫院在人、財、物支持上向特色??崎_綠燈,在硬件投入和軟件管理上傾斜。當年,精神科住院病人數即突破170人。
精神科終于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視病人如親人
精神??剖罩蔚氖歉黝惖木窦膊』颊?,他們中有男有女,有老人,也有孩子。他們所患疾病的輕重也有所不同。為實現科學管理,該科采取了分區分管的方法,將住院部分為三個區,一區主要收治病情比較嚴重的年輕男性;二區、三區以老人和女性患者居多,病情相對較輕。這樣可大大減少治療過程中因病人疾病發作產生的負影響。
“除了科學管理,我們更強調病人至上的服務?!辩婌狭种魅握f,“我們時刻要求我們的醫護人員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把病人當親人看待,堅持用‘三個基本’即基本為人、基本能力、基本貢獻來要求自己,不斷為精神病人的全面康復和回歸社會而努力工作?!?/span>
精神科的醫生除了醫術外,還需要有了解病人,與病人溝通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無法正常的與醫生交流,這就需要靠醫生自己觀察,通過主動接觸病人家屬,了解病人的病情及病史,然后再與病人交談,挖掘病因,對癥下藥。今年5月,一名40多歲的婦女被送到了精神科,醫生通過交談了解到,原來這名婦女由于懷疑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經常對父母打罵,讓兩老痛苦不堪。經驗豐富的精神科主治醫生一番“挖掘”,診斷該患者患的是“非血統妄想癥”。經過系統的抗精神病和心理輔導等治療后,病人得以康復出院。
有這樣視病人如親人的醫德,精神科短短幾年住院病人實現翻番也就不足為奇了。
沖在警察之前
精神科的工作時常充滿危險,可面對危險該科的醫護人員沒有畏懼,他們甚至沖在了警察的前面。
今年7月的一天,廣州楊箕村一位婦女發病之后,手持三把刀(手持菜刀,脖子上掛兩把剪刀)站在自家門前,喊打喊殺,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威脅。接到治療救援電話后,鐘煜林主任立刻和兩名工作人員趕了過去,一番溝通后仍無濟于事。不得已只能報警,警察趕到現場后說只能在有人員受到傷害的情況下才能采取行動。拖下去不是辦法,鐘主任他們戴上頭盔、穿上防彈衣,拿起盾牌就沖進屋內,最終將患者制服并送往醫院治療。
鐘煜林說,像這樣的危險情況經常遇到,有時不但身體上有危險,精神上也時常會受到傷害。今年初,來自惠州的精神病患者楊某被父母送到該科治療,剛來的時候他對醫生和護士有誤會,很不配合治療,甚至對醫護人員進行言語上的攻擊和傷害??删窨频尼t生和護士并沒有理會這些,他們依然悉心照顧,除了藥物治療,還時不時找他談心進行開導。
“到現在我基本康復,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出院了,我非常感謝這樣的醫護人員,讓我能盡快恢復健康?!睏钅痴f是精神科的醫生給了他又一次新生。